前言
為什麼總是要創業?很多人不明白,我以前也是有些似懂非懂,總覺得有一些人的個性就是適合創業。然而,台灣的父母總是希望孩子有一份安穩的工作養家餬口,畢竟創業非常辛苦又有很多的風險。
藍人從美國畢業之後,在美國和中國大陸也工作過,雖然不能說快快樂樂,但是至少免強都能做得下去,回到台灣,作為一個孝順的孩子,藍人也不願在毫無嘗試的情況下放棄這種可能性,2020年剛回台後嘗試了第一份在台灣內科的聯盟網工作,而真正確信自己在台灣只有創業一條路的正是 2021年在松山區的宏耀美拓的奇幻工作。
人的生命太短,我意識到自己時間是非常寶貴的,每個人都是但是大部分的人卻沒有意識到,而在我看來在台灣工作就是一種浪費時間,2021年農曆年前花了一個月不斷面試修改履歷,在年前得到錄取後,終於等到年後又過了一週的報到日,結果等待了兩個月,到職之後發現是個坑,上沒兩週又被資遣,我的生命三個月就這樣被無情的頹廢了。
被資遣的第一天藍人就把自己的體驗寫下來,作為一場紀錄(雖然後來收到宏耀美拓的存證信函後來又被告妨礙名譽),然後寫完後這個階段的人生就翻頁了。當晚,藍人就訂下了未來前進的幾條跑道,其中最重要的主要方向就是開第一家奶茶店。所以本篇正是03月10日到 05月15日藍人的故事。

選擇創業專案
當初為什麼會在許多選擇中決定要做手搖飲料店呢?其實是放眼台灣市場,這是一個門檻較低的創業計畫,而在餐飲業之中,手搖飲品的毛利也相對較高。雖然這不像許多網路、金融、房地產等投機賺錢的方式,但是卻有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肯付出努力就能得到收穫的計畫,而且怎麼做的 Know-How已經有太多人做過了,我有自信一定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啟動資金也不大,而我要做的只是在這片紅海之中做出差異找到藍海。

組建團隊
創業第一步一定是要先組建團隊,關於如何組建團隊我覺得真的跟每個創業者的想法有關且因人而異,而且也跟專案本身也有關係。有的人想找技術提供者比例高、有的人想找資金提供者佔的比例高,藍人找人首要一點是我能信任的人,最好是一起合作過什麼的,藍人自己深信「人對了事情才能做對」,其次我才去評估這個合夥人他手上有什麼樣的資源、多少的銀彈、有什麼技術。
所以我最後找了我 Podcast節目上的嘉賓史蒂芬陳夫婦,史蒂芬陳正是藍人在研究所時期的好兄弟、好朋友,一起分組寫過報告與論文,至少也一定程度的知道這個人在專案執行的過程中是如何應對。

前期資料搜集
每一個創業的第一步都是資料搜集的過程,藍人因此開始參加「加盟展」、「設備展」等活動,並且翻閱其他部落客的經驗分享、找尋前輩分享的寶貴經驗、甚至自己組建討論群等等….總之就是透過一切手段尋找相關且破碎的訊息,拼湊行業現狀,目的正是了解在這行業競爭的手搖杯領域究竟致勝關鍵是什麼?

商業模式
經過了初步的摸索之後,藍人有了許多訊息、行業現狀與大環境的趨勢概況,透過這些結果以及不斷跟連鎖店的加盟主與品牌總部老闆不斷的溝通與請益之後,利用這些資料,藍人與團隊開始整合並且建立初步的商業模式藍圖:「未來究竟是要開連鎖店還是單店經營?是只做線下還是配合線上?是做會員經驗還是不做?是要加盟還是自建品牌?店型只做吃的還是複合式?是內用還是只做外送外帶?目標客群是誰?」等等….最終確定了初步的商業模式方案。
放眼世界的胸襟是很重要的,儘管藍人過去不曾涉足餐飲領域,這個計畫完全是從零起步,但是思考商業模式的時候一定要思考宏觀發展空間,而藍人更喜歡把台灣想像成一個孵化器,我們雖然市場比較小,但卻擁有最棒的試水溫的機會,而在這裡實踐的過程正是最寶貴的經驗,可以讓想出海的企業有更好的機會去調整自己的商業模式。

擺攤實際測試第一線市場反應
因為藍人團隊的產品在台灣市場算是有一點特殊性的,為了第一線測試市場,並且了解我們的目標客群的接受度,於是藍人與團隊開始去擺攤,因為我們規劃產品的目標客群是年輕上班族,所以藍人團隊就找定了一個中午最多台北市上班族的時段與地點開始擺攤。
擺攤的主要目的有兩個:第一,是為了確定產品透過大量手工量產之後跟少規模生產樣品之間是否存在品質與製程的不可抗拒變異。第二,藍人想看看目標客群對於這個產品與定價的市場接受度,透過第一線的擺攤與叫賣,跟自己的路人客戶溝通了解他們的想法。

實際參加活動
這兩個月團隊也提出了一個試水溫的計畫——「參加Vogue2021野餐日」,這是一個戶外的大型活動,現場會有許多的店家到現場擺攤用以爭取曝光,經過團隊多角度的討論與評估之後,團隊決定加入這場現場大型活動,參展擺攤的目的主要是:
- 測試團隊所有人在大型活動的協作與合作情況
- 測試產品對於市場真實反應並且與各大台北品牌是否有競爭力
在一個巨大的會場擺攤,需要去配合主辦方的進貨時間、設備等等……這也正是考驗團隊是否能夠在非常苦累的情況下透過合作把事情落地,去解決原料採購、製程、包裝、囤貨、搬運、裝潢、設計、現場銷售與補貨等等….各式各樣的問題。其實靈感是一個很廉價的東西,靈感總是能夠不斷的出現,但經過可行性評估之後,到真的去執行是否真的能落地,這就取決於團隊協作的狀況這包含團隊人員的可用時間與體力等等,這也正是為什麼美國人的管理教育裡總是非常在乎團隊合作而不是強人領導的原因。

資源初步確認
經過了不斷的規劃與兩個活動的經驗與訊息之後,對於自己的創業專案的可行性已經越來越多訊息與信心,與此同時正是實體店落地的資源的初步確認。
透過不斷的計畫與測試隨著訊息的充足而做滾動式的調整,執行計畫就會越來越完善與可行,同時,團隊也不斷的去尋找這個計畫所需的資源並且整合,這包含了尋找上游原物料供應商、測試與確認自動化設備、店面位置、品牌設計與視覺等等….

結語:「暫停」但是不是「結束」
當一切如火如荼展開的時候,藍人與團隊們卻迎來了一個世紀大災難——「新冠肺炎」,當初會想要做飲料店的其中一個原因正是因為台灣防疫滿分,有別於世在 2020年的荒腔走板,我以為我們可以一直好好的,直到打到疫苗的那天….5月15日星期六早晨陳時中的現場直播卻打破了這個現狀,台灣疫情爆發,而在那隔天我們團隊重要的外籍成員出國後至今還無法返台。
這一切的發生,剛開始藍人會覺得怎麼那麼倒霉,白白折騰了兩個月的時間都,但是後來仔細想想,除了感謝上蒼還是感謝上蒼,因為藍人與團隊在當時一直沒有找到適合的開店地點,也因為這樣,我們的原物料購買與囤貨、自動化設備、店面裝潢等等…這些重大投資都還未投入就爆發,如果當時投入之後才爆發這些損失勢必相當可怕,換言之沒賺錢也沒賠錢只是投入了兩個月的時間。
在這邊也覺得各位餐飲業、旅遊業等…受到疫情衝擊第一排的業者真的很辛苦,也希望大家都能熬過東山再起,而藍人與團隊的故事就在新冠肺炎下宣告到了一段落,希望不遠的未來我們的這個計畫還有機會成長與開花,相信這不會是結束而是暫緩,未來又有故事延續了再繼續跟大家分享。
藍人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已有團隊 實績 歡迎合作
讚讚